验厂之大机构和小分子结构
2018-01-07 13:47 作者:admin
今天中午开了一个会,领导给大家敲响了警钟,2013年费用比例严重超标。下一年解决办法有如下三条路:
1)接新客人;
2)节省开支;
3)裁员。
其中点名了去年红得发紫的品牌,明年可能归零,因为“那个买手不好”。
年中时,我已经分析了这方面的原因,也已经预言到这结果,可严重的是,我预言的不是单这一品牌的命运,而是一个规律。我们没有分析自身血液里的问题,我们骨子里缺社交性--这一生意场上致命因素。
下午经过业务组,又得知,几乎所有工厂的人权验厂时间有的已经过期,有的即将过期,以前因为用的是马斯基物流,可以照样出运。但现在是公司统一的物流,电脑联网,过期的工厂,系统里冻结或关闭,无法出运。
说到验厂,向来我对此是高度重视的。当时在创侨,小李这位专家,我是非常敬重的,他就是个专家,这个活就得专业人士来做,而不是什么毛孩都可以插一手的。
现在这里的做法,是没有一个专家,全凭业务组自己拼,而业务组又把这一事情交给工厂自己完成。听进来合理,但实际是让一个极业余的与一个职业的过招,结果可想而知,三两下就撂倒。
那将是个大灾难,在末日前的大灾难。你说这怪谁?
这么大一个机构,仍然保持小分子结构,根本看不出这个大分子链。小机构,往往麻雀小,五脏俱全。而大机构,为了提高专业性,和效率,应该分专业行事,比如有业务组,还应该有验厂的,还有船务部等,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每项都专业,而减少出错率,从而提高整体效率。
而现在的实际做法是,好象由若干个小的麻雀组成的一个大机构,这个机构是松散的,没有突破力的,表面是整体,实际是个体。让业务员处理船务,经常出错,焦头烂额。同样,让业务员兼顾验厂的事情,显然力不从心。最后误了大事。
一个大机构,拥有小机构的高出错率。当然也就拥有了额外高的运营成品。加上血液中缺少社交性,结果就是来一个客人,走一个客人。
悲哉!就象一个人永远交不到真心,永远的朋友。怪朋友不仗义吗?还是怪自己没有能力让周围人留住而成为朋友?

- 上一篇:盘点2016年最新验厂要求
- 下一篇:来自工厂的验厂体会